醫 vs 藥
日日說嚴肅話題你不悶我也悶了.
不過真的不吐不快.
藥劑師借診所配錯藥的事件發揮, 說私家醫生應給予處方, 讓病人自行往藥房配藥. 先別說病人未必會照單全執, 或是購藥開支會否增加的問題. 先回應藥劑師對診所的兩點指責.1. 他們說診所姑娘執藥會有問題:
一間藥房統共得一個藥劑師, 其他執藥的還不是那些無特別培訓的普通藥店員. 一間診所掛牌的是註冊西醫, 姑娘一個至兩個; 一間藥房通常一個藥劑師帶著四五個藥店員. 我說診所更加容易 (至少一樣容易) 監控品質. 你看見報章說藥房與迷幻派對掛勾, 供應全場咳水, 久不久有假藥過期藥出售的消息. 我又知道有藥房胡亂向人推銷藥物的情況.
醫生看完你的病, 對你的情況會有一個整體的掌握. 相反藥劑師對疾病的醫理並沒有合格的資歷, 否則他就做醫生了. 很多藥物功能有很多種, 例如有些鼻水藥也是抗敏感藥也是止痕藥, 有時也當做輕度安睡藥用. 如果病人到藥房配藥, 很容易被藥房誤導以為醫生開錯藥. (我自己試過幾次! 有病人帶了我給的止痕藥去藥房照配, 後來走回來告訴我那職員竟說那是鼻水藥, 問我為什麼給他這藥, 他根本沒有鼻水! 天!) 也有病人拿我的藥去藥房配, 藥房給他別款類似的藥, 硬說那是同一樣的. 回來他給我看看根本就不同! 叫醫生怎信得過藥房?
2. 他們又說藥劑師很明白藥物, 會詳細解釋每種藥性及用法:說得好像醫生就不會那樣. 醫生也會吧! 以前醫生不說不代表醫生不明白和不肯解釋. 社會要求高了, 現在醫生也很樂意回答病人的病情和服用藥物的性質. 但是我覺得有些(尤其是中產) 病人的消費者心態較重, 會很想詳細地問清楚, 例如副作用的事. 但是資料多了不一定消化得好. 我告訴你, 就是最最普通的"必x痛", 它的副作用就有出紅疹, 血液不正常, 急性胰臟炎, 肝腎功能破壞等等, 只不過出現機會很少就是. 可是你知道了這些資料其實沒有用, 還是要食用它, 也根本沒有零副作用的西藥可以選擇. 總之重要的資料, 好像如果出現嚴重副作用的可能性高的話, 醫生一定會很主動告訴你的.
總之以現時制度, 醫藥還不可以分家. 想要最理想的情況, 就除非所有診所聘請藥劑師執藥 (可是藥劑師又怎肯做姑娘其他的工作?), 或是醫務所與特定藥房掛勾或合併了. (沒可能)
0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
<< Home